2022馬祖國際藝術島限定餐點:洄味

離島生活
大海餐桌
Dec 29, 2023
「讓懷念的記憶重返海洋,讓洄游的力量航向遠方。」於2022/2/10展開的馬祖國際藝術島以島嶼釀為主題,邀請旅客登島品味「塵封已久的島嶼滋味」,西尾半島獲邀以餐點創作詮釋島嶼的海洋故事。

「讓懷念的記憶重返海洋,讓洄游的力量航向遠方。」

於2022/2/10展開的馬祖國際藝術島以島嶼釀為主題,邀請旅客登島品味「塵封已久的島嶼滋味」,西尾半島獲邀以餐點創作詮釋島嶼的海洋故事。

回望島嶼的黃金年代,聽見魚汛汩汩奔赴、看見漁穫累累豐收,討海大哥笑談當年的意氣風發與大海的暗潮湧動,而當浪潮流向至今,榮景活在嘴裡、滿載成為回憶,站在澳口,海能望向什麼?

大海以不同姿態在潮汐間流動,時而夾帶風土流向島嶼、時而放下海岸朝深海奔去,多元而多變的意象,在食材與料理形式間發酵,承襲島嶼海洋的生活軌跡,注入更多的詮釋與轉譯,讓餐盤盛載的不僅是美食,更是大海在島嶼留下的鹹與苦、鮮與甜。

於是西尾以「海洋」為題,利用在地食材,結合中西式料理手法,透過五道創意餐食,帶領遊客從味覺感受討海拚搏、漁網上岸、刀板鼓搗的印記,完整呈現馬祖海洋的多變性。

開胃菜:酸醃生魚、炸燉飯丸

開胃菜的「酸醃生魚」和「炸燉飯丸」是以馬祖的討沰文化及捕魚日常作為發想,澳口的大哥們在夏季會在退潮時於岩縫間挖取螺貝類,樓下小黑哥說,他從國小開始就自製工具在海岸線上討沰,蠑螺、佛手、藤壺樣樣都難不倒他,澳口冬季則是各個大哥展現運氣的時候,此時各樣魚類聚集在芙蓉澳附近,大哥們下網捕魚,有時能捕到黃魚、海鰻、馬加魚、比目魚等新鮮漁獲,西尾也因此常有海鮮加餐。

從澳口日常延伸的開胃菜,充滿奔放海味:酸醃生魚採用芙蓉澳大哥們當日現捕漁獲,可能是鱸魚、比目魚或黑鯛,透過檸檬使魚肉酸熟,再加入辣椒、鹽巴、紅蔥頭等香料調味,富有嚼勁的魚肉在豐盈香氣簇擁下,彷彿置身在拉丁美洲的斑斕波光中,值得一提的是襯底的酥脆口感,是用將西米露低溫烘烤、烘乾、油炸而製成,十分驚豔。

炸燉飯丸,是道充滿義大利風味的料理,一般是將奶油燉飯包住起司丁再裹粉油炸,而西尾則是將章魚燉飯包裹章魚丁塊及起司,對於台灣人而言,章魚口感經常是Q彈、充滿咀嚼感,但主廚將章魚和大量蔬菜不加水燉煮,使肉質吸飽清甜香氣,創造扎實馥郁的驚艷滋味,品嘗過的朋友都直呼:「顛覆想像!」

湯品:魚麵澄清湯

湯品「魚麵澄清湯」在研發過程遇到重重關卡,因馬祖各家魚麵風味、口感大相逕庭,廚師一直在尋找能夠與法式澄清湯相互呼應的味道,鄰居黑嫂熱情分享做魚麵的過程,市場阿姨也傳授製作技巧,廚師還親臨池大哥家和他媽媽一起動手做,在不斷試吃、實驗後,終於找到廚師心中第一名的魚麵了!這道魚麵澄清湯加入雞胸肉、雞高湯、大量蔬菜,以及採用古法日曬製程的芙蓉澳地產淡菜乾熬煮,從生剖、日曬、料理,皆由主廚親力親為,清澈澄黃的湯頭,加入在地魚麵點綴,一入口香濃醇厚在舌尖綻放,輕輕咀嚼飽含風土的魚麵,齒間皆留存淡雅海香,由時間淬鍊出的風味,如同絢爛煙火般,久久難以忘懷。

主廚遵循古法日曬的淡菜乾。

魚麵對於島嶼而言,是非常重要的在地食材,每到冬季家家戶戶都會製作魚麵、魚丸為過年做準備,池大哥媽媽說:「做這麼久的東西,過年一下子就吃完了。」曬乾的魚麵在殷殷切切期盼下,豐收儲藏,這是島嶼和海洋共同醞釀的封存滋味,也是陪伴一代又一代馬祖人的美好傳承,也許廚師對於魚麵的執著,是在找尋記憶裡的幸褔感,家鄉的味道、家的味道都藏進其中了。

飲品:熱老酒

西方有香料熱紅酒作為冬季品飲,而馬祖老酒是早期漁民上岸後的驅寒飲品,同時老酒也是在地月子餐的滋補食材之一,為了呈現文化與創意,西尾主廚特地將地方風土結合西式底蘊,創造不同以往的飲品熱老酒。

為使老酒風味平衡,特地將新酒的甜潤與舊酒的濃醇,照完美比例調和,再加入馬祖冬季常見的小油菊,以及杜松子、丁香、肉桂、薑片,除了薑片為老酒常見配方,其餘是主廚特地選配的香料比例,香料在微火中加熱,撲鼻而來的是肉桂與老酒香氣,一入口酒體綿香清甜,接著溫熱微酸的滋味在口中繚繞,讓人生津流涎, 而尾段淡淡糯米香,在齒間落下悠長餘韻。

主菜:紅糟鰻魚燉飯

以馬祖名菜紅糟鰻為靈感而創作的紅糟鰻魚燉飯,是探尋島嶼和大海經過生活堆疊而釀出的在地海味,主廚特別將野生鰻魚以傳統保存方法自然風乾,為了易入口還將魚刺去除,最後噴灑上高粱酒烘烤切丁,拌入以紅糟醬與眾多香料調味製成的燉飯中,紅粉色的米粒吸飽鰻魚骨架及蔬菜熬煮的高湯,鹹香滋味在齒間留香,而富有嚼勁的鰻魚丁,如同一波波歡快的浪,堆湧於舌尖,襲捲味蕾。一旁點綴海苔米紙脆片經過油炸,撒上紅麴粉,創造如紅糟鰻的酥脆外皮,呼應傳統料理的視覺印象,同時也打破「紅糟」的既往吃法,島嶼在時光遞嬗中,也長出了新的模樣。

為了讓口感更佳,每隻鰻魚的刺都由廚師親手一根一根挑出,冬季午後廚師都會在池大哥工作台報到,就著光尋找魚刺,一日復一日,從黃昏直到日沒,為防止自己的耐心與眼力被磨光,廚師在心中默數魚刺數量,算一算每隻鰻魚有300多根刺,經過千次洗禮,廚師現在看到鰻魚都有心理陰影了。

主廚在冬季曬的鰻魚乾。

甜點:半島地瓜餃

半島地瓜餃採用四維婆婆的手工地瓜餃作為傳統展現,再解構地瓜餃的質地與口感,將地瓜高溫烘烤兩個小時後過篩成泥,濃縮自然香甜,原本的餃皮轉譯成地瓜泥襯底,而花生內餡則轉化成花生慕斯,以鮮奶油創造細緻不膩的綿密口感,上頭點綴的花生顆粒還加入微苦焦糖,讓「甜」也有不同層次,另一側的巧克力慕斯與焦糖相呼應,平衡整體味蕾。此外,擺飾的地瓜粉、地瓜蛋白片、地瓜薄片,以不同形式表現食材的多變性,以甜潤開端,以驚艷收尾,地瓜餃在解構重塑的流動過程裡,也有了新的樣貌。

從前菜至甜點,如同島嶼的過去到現在,試圖在傳統中摸索出用在地食材詮釋創新吃法,希望讓懷念的記憶重返海洋,讓洄游的力量航向遠方。